张长河,汉族,男,1986年9月出生,共产党员,现任平阴县孝直镇孝直村村民委员会委员。从急救抽搐患者、帮扶晕倒老人,到救助走失孩童、护送醉汉回家,危急时刻他总能冲破顾虑挺身而出,以军人的责任与党员的赤诚,将大义融入日常,用行动诠释“该出手时就出手”的正义底色。
生死瞬间显果敢,冲破顾虑守正义
2025年8月2日,孝直村消夏晚会现场,小吃街路中间一名群众突然倒地抽搐,围观人群受“扶不扶”顾虑影响驻足观望。正给孩子买气球的张长河听见骚动,当即拨开人群冲至近前,心中只有“救人”的念头。他迅速拨打120,清晰报出地址与患者症状,严格遵照医生电话指导展开规范急救,同时疏散人群保障空气流通。救护车抵达后,他还主动前往医院,帮忙联系患者家属、向医护人员复述发病细节,待家属到场了解情况后,才默默离开。事后,受助者家属专程送来写有“危难之际施援手 仁心义举照千秋”的锦旗,致敬这份勇敢。
张长河并非不知救人的潜在风险。2022年11月10日,他曾救助晕倒在村公厕门口的老太太,可苏醒后的老太太神志混乱,误认是他撞倒自己。幸好有路人作证、监控还原,才澄清误会。即便有过这样的插曲,再遇他人危难,他依旧选择挺身而出。“穿军装时班长说‘军人的肩膀是用来扛责任的’,这话我记了一辈子。谁还没个难处?眼睁睁看着人出事,才对不起良心。”他的话语,道出了这份果敢背后的坚守。
日常守护见温情,点滴善举暖乡邻
在孝直村,张长河的名字与“可靠”紧密相连,他的见义勇为不仅在生死瞬间爆发,更藏在对乡邻日复一日的守护中。2023年11月4日,村剧院广场上,一名三四岁孩童独坐台阶大哭,无人认识。天色渐暗、寒意渐浓,张长河心疼不已,当即与热心群众将孩子带到村值班室,自掏腰包买热乎油饼。因孩子说不清家庭信息,他又赶往镇综治中心调取“雪亮工程”监控,报警求助并在镇网格员微信群发布寻亲信息。根据监控显示的线索,他与民警、村干部沿华联超市方向挨家打听,最终找到焦急寻找孩子的母亲,看着母子相拥而泣,他冻红的脸上才露出安心笑容。
2024年初春,张长河开车去东阿镇办事,途经省道时瞥见路中间有黑色物体,驶过几十米后仍觉不安,当即掉头查看,发现是一名醉汉横躺车道。他赶紧下车将醉汉扶到路边,可醉汉意识模糊、抗拒帮助,刚站起就踉跄摔倒。张长河耐着性子劝说半个多小时,最终将醉汉安全送回家。这些看似平常的“出手”,满含对他人的真切关怀,让“见义勇为”在生活中愈发鲜活动人。
岗位坚守践初心,扎根乡土传大义
作为孝直村民委员会委员,张长河将对乡邻的牵挂融入日常工作,以岗位为阵地,延续“见义勇为”的深层内涵——对责任的坚守、对家园的守护。每天清晨,他总是第一个到村委会,把村民诉求记在泛黄的笔记本上,无论是屋顶漏雨的小事,还是宅基地纠纷的难事,都有他忙碌的身影。他管理着村里35个公益岗,谁家需调班、谁擅长什么,他都了如指掌,让公益岗力量精准覆盖全村。
2024年7月16日,强降雨导致村民陈某某家门口下水道坍塌,污水蔓延。张长河第一时间联系施工队,到现场后先安抚村民情绪,再与施工人员蹲在泥水里沟通方案。全程他既搬运配件,又提醒安全,不放过任何细节,全力保障问题解决。
张长河的故事里,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,却在一次次挺身而出的义举、一桩桩心系乡邻的实事中,将“见义勇为”的大义精神深深镌刻进乡土日常,映照出一名共产党员、一名退役军人最本真的初心。